“板栗和核桃居然是森林里的‘營養(yǎng)金礦’?“”碘酒真的能看出食物里的秘密嗎?”9月26日上午,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山語城校區(qū)的教學室里熱鬧得像個“森林實驗室”。這里,由廣西林科院科普團隊聯合該校100名師生,開展了一場“探秘森林寶藏 解鎖森林食品自然密碼” 科普進校園主題活動,以沉浸式體驗讓林業(yè)知識“活”起來。
2025年9月是首個全國科普月,為積極響應活動號召,廣西林科院科技信息與宣傳中心聯合《廣西林業(yè)科學》編輯部、經濟林研究所等多部門精心策劃,摒棄傳統(tǒng)科普的 “單向灌輸”,以 “趣味互動 + 實物感知 + 實驗探究” 為核心,為學生量身打造“探秘森林寶藏 解鎖森林食品自然密碼”科普月主題活動,將專業(yè)林業(yè)知識轉化為小學生能懂、能玩、能參與的課堂內容,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適配的知識難度與互動形式中,感受科學魅力、激發(fā)探索熱情。
9月17——26日,廣西林科院分別走進南寧市園湖路小學、鳳翔路小學、濱湖路小學長虹東校區(qū)和山語城校區(qū)、玉蘭路小學、金龍路小學和路西小學7所學校,將森林“寶藏”搬進小學課堂,開展了一場場別開生面、活潑有趣的科普月活動。7所小學共計500名師生參加活動。我院共計發(fā)放科普文創(chuàng)產品200份、準備科學實驗材料150套、制作科普講座1部、科普小視頻3個。
濱湖路小學山語城校區(qū)100名師生齊聚教室開展活動
趙志珩博士在金龍路小學為同學們授課
活動現場高潮迭起,生動有趣的科普講座,激發(fā)了同學們強烈的求知心,專家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的圖片和視頻拆解專業(yè)知識,孩子們認真聽講,并不斷舉著小手爭搶答題,清脆的回答里滿是剛學到的新知識。
玉蘭路小學的孩子爭先恐后舉手分享新知識
森林食品展示環(huán)節(jié)中,展臺邊排起了小長隊,10種森林食品依次陳列,像刺猬一樣的板栗球苞、外殼粗糙的核桃、飽滿圓潤的油茶果、芳香撲鼻的肉桂讓孩子們忍不住伸手觸摸、用鼻子嗅聞,直觀感受“森林糧倉”的豐富多樣。
濱湖路小學長虹東校區(qū)的孩子親身感知著“森林糧倉”的豐富多樣
路西小學的孩子對森林食品充滿了好奇
在碘酒 “變藍術” 實驗環(huán)節(jié)中,當滴入碘酒的淀粉類森林食品慢慢變藍時,現場響起陣陣驚呼,“原來身邊的食物里也藏著科學知識!”,同學們興奮地互相交流,直言今后要多了解森林里的秘密,好好保護大自然。
園湖路小學學生分組動手操作碘酒“變藍術”實驗
鳳翔路小學學生興奮地觀察著食物的變化
學校老師也紛紛表示:這樣的科普活動接地氣、充滿樂趣,既教給孩子知識,更播下了熱愛自然的種子,希望未來能與我院開展長期科普教育合作。
此次活動得到《桂西北板栗優(yōu)良品種選育與推廣應用》《河池核桃提質增效技術示范推廣》《廣西主要珍稀瀕危樹種科普微視頻創(chuàng)作》《廣西林業(yè)科普服務能力建設》等項目組的技術指導和支持,為活動的成功舉辦提供了扎實的專業(y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