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兼容性提升 探討激光電視未來之路

激光顯示歷史和運用
來源:PChome 更新日期:2012-06-05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激光顯示歷史和運用

    早在CRT電視時代的時候就有一些企業(yè)想通過開發(fā)激光電視來取代,不過激光技術的復雜和高成本讓激光電視無法實現商品化,只能做出一些概念性的樣機然后讓其靜靜的躺在實驗室的倉庫里。追溯歷史的話早在1965年一家美國的公司就成功研究出第一款激光電視,不過當時的技術相當有限,所以很難將復雜的工藝進行量產化。其主要原因是掃描裝置的的生產需要相當高的技術,而當時生產能力很難達到,無法使其大批量的生產,其次則是當時激光發(fā)射器的發(fā)光率很低,而功耗缺相當的大。所以第一款激光電視就這樣胎死腹中。

新光源新技術探討激光電視未來之路PChome

    不過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后微電子技術在超精加工技術上快速發(fā)展,而固體激光技術同樣受益在生產和制造商取得重大突破,三色激光光源都能夠實現固體化。而這時候有不少的企業(yè)順利的研發(fā)出的激光電視的樣機,1998年德國LDT成功制造出一款激光電視的樣機。而到了2005年激光顯示技術對公眾開放,2005年當時日本舉辦的愛知世博會上索尼在展區(qū)內搭建了一個容納900人的激光劇院,并展示了使用的2005寸的激光顯示屏以及配套的GxL激光放映系統。在整個過程中使用了三臺HDCAM超碼流的數字電影錄影機作為信號源。

新光源新技術探討激光電視未來之路PChome

新光源新技術探討激光電視未來之路PChome

新光源新技術探討激光電視未來之路PChome

新光源新技術探討激光電視未來之路PChome

    Gxl能夠對紅、藍、綠三色激光光源進行單獨的控制,合成后進行投放。光源部分使用了長度為10mm的銅質散熱板,擁有25個陣列發(fā)射,采用了高純度的銦磷。為了能夠確保激光列陣的精度,還是使用了全新的技術來連接激光列陣和散熱板連接的新技術。

 標簽: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