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4日,東芝攜手佳能發(fā)布了SED技術,首次展示的36英寸SED面板就達到了8600:1的超高對比度,優(yōu)異的畫質令日本畫質學會的專家都嘆為觀止。在2006年1月的CES大展上,東芝和佳能展示的SED電視樣機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高達100000:1的驚人對比度。雖然技術相當誘人,但SED的前景卻是岌岌可危,這種危機并非來自技術或制造層面,而是由于一場曠日持久的專利訴訟。
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Nano-Proprietary公司是一家包含兩個全資分支機構的控股公司,該公司旗下的Applied Nanotech Inc.(應用納米技術公司)是納米技術方面領先的研發(fā)和商業(yè)化組織,在基于碳膜/碳納米管的電子發(fā)射應用領域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和多項專利。
2005年4月12日,Nano-Proprietary公司向德克薩斯州西部地區(qū)初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公開判決佳能和東芝計劃于當年8月投產(chǎn)的SED平板電視已經(jīng)超出了該公司和佳能于1999年達成的專利授權協(xié)議范圍。Nano-Proprietary公司認為佳能將該公司的專利技術應用于SED平板電視的制造是對其專利技術的不當應用。此外,Nano-Proprietary公司還表示,通過與東芝合資成立SED公司,佳能正將Nano-Proprietary公司的專利技術不當?shù)剞D移到SED公司和東芝公司,而佳能對業(yè)界宣稱自己已經(jīng)獲得授權違反了美國聯(lián)邦虛假廣告條例。
與佳能的收購協(xié)議簽署后不久,東芝官方網(wǎng)站上SED的頁面已經(jīng)刪除
針對佳能和東芝的收購協(xié)議,Nano-Proprietary公司于美國當?shù)貢r間1月12日發(fā)表聲明,稱SED公司的重組并沒有解決將于幾周后宣判的專利訴訟。公司CEO Tom Bijou表示,由于佳能違反合約,Nano-Proprietary公司已經(jīng)終止了對佳能的授權;此外,Nano-Proprietary公司對佳能提起的訴訟還包括與SED技術所有權無關的欺詐行為。Tom Bijou同時也表示,Nano-Proprietary公司愿意根據(jù)合理的條款與佳能公司達成新的授權協(xié)議。
了解了訴訟的來龍去脈之后我們可以看出,不僅SED的一再受挫和這起訴訟有關,就連佳能這次收購SED全部股份,實際上也是為了應對Nano-Proprietary公司訴訟的無奈之舉——通過將SED收為己有,連同東芝方面的相關技術人員加入佳能,可以免除Nano-Proprietary公司提出的關于佳能向SED及東芝進行不當技術轉移的指控,這至少能讓事情變得簡單一些,使盟友東芝免受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