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這些概念你搞清楚了嗎?關于顯示設備亮度的計算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7-06-08 作者:叮當

    很多用戶在選購顯示設備時,常常十分在意設備的各種參數指標,其中之一就是亮度。但是,關于亮度,市面上的不同設備上往往標注著各種各樣的亮度單位。它們代表什么意思?如何進行比較或換算?對于顯示設備性能又有著什么樣的參考價值?本文給你答案。

    對顯示設備而言,亮度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性能衡量指標。而亮度又是以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或尼特(nit)來衡量。就像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是用“馬力”表示一樣,尼特也是如此。其代表的意義是一臺顯示器的亮度相當于多少支蠟燭的亮度。300尼特桌面顯示器的光量相當于300支蠟燭在1平方米空間的亮度。1500尼特戶外顯示屏則相當于1500支蠟燭的照度。

    此外,尼特與ANSI流明(前投影解決方案中的通用規(guī)范)不是一碼事兒。1流明代表一支蠟燭在恒定距離處單位平方米面積內反射的光量。可以用流明來測量反射光,而用尼特來衡量直射光。這就是為什么投影機亮度通常用流明,而顯示器(包括背投)采用尼特的原因所在。有時,投影安裝是以福特朗伯(foot-lamberts,簡稱FL)來計算,就相當于每平方米1流明的亮度,目的是使更亮的房間產生更高的感知亮度屏幕反射。1尼特相當于約0.292FL。

    回到顯示器上,為了測量顯示器的亮度,需要在屏幕上顯示一些畫面。通常情況下,當屏幕顯示全白畫面時,從邊到邊,從上到下,進行亮度測量。對于像液晶顯示器這樣需要背光源的顯示器,進行全白測量可以知道該顯示器能夠實現的最大光輸出。盡管用戶不大可能在屏幕上顯示全白圖像,但這一數值卻代表了該顯示器能達到的最高亮度。

    而對于自發(fā)光顯示設備(如等離子、OLED或LED屏),亮度計算較為困難。因為每個像素是被直接尋址(并根據指向該像素的內容而被開啟或關閉),所以每個像素的亮度將隨著驅動像素的功率在所有像素間的共享而變化。例如,顯示一幅全白畫面,測出的亮度會低于在屏幕中間顯示一個白色小方塊的亮度。這兩種情況分別代表了常見的兩個指標,一個是標準亮度測量(即典型值),另一個是峰值亮度測量(即峰值)。

    到這里就清楚了,如果有人問出“這臺顯示設備有多亮”的問題,很難直接回答他。這要取決于具體的測量值,以及所采用的顯示技術,還有測量時屏幕上顯示的是什么內容。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