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殤:日系家電巨虧的啟示

日系家電巨頭的失落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2-04-09 作者:蕭蕭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失落

    如果說,夏普松下液晶面板和等離子面板之爭,還有技術較量的味道。那么在平板路線圖上的巨大差異選擇,則更能表現(xiàn)日系巨頭的自負。

    日系彩電素來以技術和品質著稱,在全球彩電市場是一面高傲的旗幟。就是這種優(yōu)勢,使得日系巨頭有些瘋狂:平板產業(yè)的早期路線圖非常眾多,等離子、液晶只是其中二者。此外還包括佳能和東芝主導的SED、索尼研究的場致發(fā)光、三洋專注的OLED、三菱的激光DLP等等。

    作為彩電市場的主導者,日系軍團技術實力雄厚,同時在多個技術門類上有所突破和研究無可厚非。問題的關鍵在于2004年開始,液晶和等離子技術已經日漸成熟,而這個時候眾多日系品牌還沒有放棄原有“錯誤”的路線圖,而期望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04年、05年,韓國和臺灣企業(yè)已經紛紛明確了等離子液晶兩個可行方向,其中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在了液晶產品上。日本夏普也已經在液晶技術上做出幾乎是孤注一擲的投資決定。而從這時起,到索尼、東芝完全放棄原有技術路線選擇,居然還有三年之久。這三年是一個關鍵的市場成長期,也是平板顯示利潤率最高的時期。就是這一時期索尼、東芝卻失去了與機遇和時間。

    另一個日系技術為王思路的代表是三洋。這家已經在2010年正式消失的企業(yè),是最早跨越了液晶和等離子壓住OLED研究的企業(yè)之一。2005年前,三洋在oled技術上的專利擁有數(shù)量位列三甲。但是OLED畢竟成熟的太慢。面對快速成熟的液晶三洋失去了機會,也失去了自己。

    誠然,從顯示效果上看,液晶是無法超越佳能和東芝主導的SED、索尼研究的場致發(fā)光、三洋專注的OLED、以及松下的PDP等離子產品的。正式這種效果“落差”的因素,使得一向技術、品質為王的日系軍團錯誤的評估了市場方向,忽略了LCD液晶在產業(yè)化、快速成本降低的控制等方面的巨大市場優(yōu)勢。

    “被神話中的理想效果和技術體驗迷失了眼”——這是日系軍團犯下的錯誤之一。這個錯誤使自己失去機會,卻把市場的機遇拱手交給了別人。

   

 標簽: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最新平板電視觀察資訊

海信RGB-Mini LED電視憑什么火出圈

央視財經《超級生產線》探秘海信,直擊大型拆機現(xiàn)場,帶大家解鎖RGB-Mini LED背后的黑科技。

康佳控股股東變更為中國華潤有新進展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 年 6 月 27 日,公司接到中國華潤通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出具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