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MAXHUB從用戶出發(fā):讓連接無需等待,讓信息始終同頻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25-09-29 作者:pjtime資訊組

    會議室的核心價值,是讓信息高效流轉、加速共識。從早期的HDMI線雜亂纏繞,到如今無線傳屏的便捷,連接技術始終是會議效率的“隱形支柱”一一沒有穩(wěn)定的連接,再清晰的顯示、再流暢的交互,都無法讓信息真正流動起來。

    MAXHUB認為,連接技術需要做到的是:當用戶走進會議室,無需思考“怎么連”“會不會斷”“安不安全”,只需專注于會議本身!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MAXHUB從網絡硬件架構、全流程體驗優(yōu)化到未來空間互聯(lián),走出了一條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技術革新之路。

MAXHUB從用戶出發(fā):讓連接無需等待,讓信息始終同頻

    網絡硬件方案

    從產品設計上改變連接體驗

    連接的穩(wěn)定,始于硬件的扎實。在會議場景中,如何保證信號質量是影響連接體驗的關鍵難題一將會議平板嵌入墻體時,墻體遮擋天線信號;天線外置設計又破壞設備美觀,還增加安裝難度。這些問題,讓“有屏卻沒信號”成為不少用戶的痛點。

    MAXHUB母公司視源股份工程院洪國鋒博士及其團隊,用完整的“網絡硬件解決方案”給出了系統(tǒng)級解決方案。其中最為代表性的創(chuàng)新就是屏下天線技術。

    不同于將天線外置或隱藏的思路,MAXHUB屏下天線技術是一套融合光學結構、外觀設計與無線技術的系統(tǒng)性優(yōu)化方案。

    “行業(yè)上一直認為屏幕是信號的遮擋物,但我們反過來想,屏幕本身也能成為信號的‘傳遞者’!

    洪博士介紹,屏下天線技術不僅讓信號抗遮擋能力大幅提升,適配嵌入墻體、多設備密集等復雜場景,還減少了機內主板高低頻干擾,省下了解決干擾的輔料成本,成為當前成本更優(yōu)的天線方案。截至目前,該技術已申請多項專利,為行業(yè)帶來了創(chuàng)新。

    正如洪博士所說:“好的硬件方案,不是某一個技術的炫技,而是讓每一個模塊都為‘穩(wěn)定連接’服務。””洪博士視源股份工程院博士。

    從用戶出發(fā)

    全流程重構連接體驗

    在會議連接的所有需求中,傳屏是最高頻的場景一一無論是分享PPT、展示數據圖表,還是同步文檔內容,傳屏幾乎是每場會議的“必選項”。歐陽宇基團隊通過用戶研究發(fā)現,用戶的核心訴求集中在四點:無感(連接快、操作簡單)、穩(wěn)定(不卡頓、不斷連)、質量(畫面不失真,聲音低延遲)、安全(不投錯、不泄露)。圍繞這四點,MAXHUB對傳屏體驗進行了全流程重構。

    無感 連接快、操作簡單

    “想象一下,會議室里十幾個人,老板、客戶都在等著你投屏,這個時候十幾秒就變得無比漫長”,這種等待的焦慮感成為團隊的重要洞察。

    為了縮短傳屏器連接時間,研發(fā)團隊深入研究全鏈路優(yōu)化,以0.001秒的尺度調優(yōu)存儲器加載、內核啟動、CPU調度、連接協(xié)議等技術細節(jié),尤其是盡全力優(yōu)化Wi-Fi無線能力,連接時間縮短為原來的十分之一,大幅提升企業(yè)復雜無線環(huán)境下的連接可靠性。最終,新款WT15傳屏器實現最快3秒連接,用戶插上傳屏器后,手剛收回就能實現投屏,無需等待。

    這是硬件上的提升,而在軟件上,則是從整個連接步驟上進行了簡化。在普遍的傳屏場景下,首先需要保證連接設備在同一網絡之下,接著進行匹配,保證內容投到正確的設備上,最后還需要輸入連接碼,才能進行傳屏。 MAXHUB融合WiFi P2P、藍牙、超聲波等近場通信技術,打開了一條“快速連接專屬通道”,實現設備靠近大屏后自動發(fā)現并連接,無需連接同一個局域網,也無需手動輸入連接碼。

    穩(wěn)定 不卡頓、不斷連

    穩(wěn)定性的提升,則源于對細節(jié)的追求。歐陽宇基團隊曾連續(xù)兩年在五一假期駐守客戶的會議室內一一客戶對會議穩(wěn)定性要求極高,任何一次斷連都可能影響重要商務決策。研發(fā)團隊在現場收集了大量真實問題數據,回來后對傳屏器進行30萬次以上的壓測,捕捉到萬分之一概率的偶發(fā)問題,還搭建了線上質量數據模型,實時監(jiān)控每一個版本的穩(wěn)定性指標。

    “我們測試過程中千分之一概率的問題,落到用戶場景下,發(fā)生的概率有可能是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百,追求極致的穩(wěn)定是為了每個客戶都能獲得穩(wěn)定連接體驗。”

    目前,MAXHUB傳屏穩(wěn)定性已達99.94%*,意味著每天幾十萬次的傳屏請求中,基本都能做到穩(wěn)定連接。

    質量 畫面不失真,聲音低延遲

    而“高質量”的連接,遠不止于“高清”分辨率,更核心的是要解決跨設備、跨平臺帶來的視覺與聽覺失真問題。

    在視頻質量上,挑戰(zhàn)在于確保任何設備投屏時,色彩與文字都能被真實還原。投屏經常會遇到的情況是:手機或電腦上看正常的設計圖,投到大屏上卻顏色發(fā)灰、文字邊緣出現難看的色暈。這背后是不同設備色彩空間、編碼格式的復雜差異。MAXHUB構建了一套畫質優(yōu)化引擎,針對英特爾、AMD、蘋果M系列等不同芯片平臺,甚至與芯片原廠合作,從底層攻克了色彩對齊、文字銳利度、圖像偏色等數十個細分難題!拔覀兓私荒陼r間,才讓投屏畫面實現‘所見即所得’的精準還原。”

    在音頻質量上,挑戰(zhàn)則在于無線傳輸的超低延遲與可靠性。以無線麥克風BM51為例,其核心突破在于將音頻數據流直接融入無線模塊進行傳輸,并針對會議場景專門優(yōu)化傳輸參數,實現了毫秒級的延遲和極高的穩(wěn)定性。這意味著,即使在復雜的無線環(huán)境中,發(fā)言者的聲音也能被實時、清晰地傳達,避免聲音卡頓、斷裂或延遲不同步對會議流暢度的干擾。

    安全 不投錯、不泄露

    MAXHUB傳屏安全設計秉承“端到端全流程防護”理念,從硬件接口、通信傳輸、身份驗證到網絡隔離多個層面構建安全保障體系。硬件傳屏器通過只讀CD驅動器掛載、USB HID合法性校驗及RSA密鑰驗證,防止惡意篡改與非法訪問;軟件傳屏采用動態(tài)密鑰協(xié)商機制,支持國密SM4或AES128加密,確保投屏數據全程加密傳輸。身份驗證方面,結合配對機制、動態(tài)投屏碼與安全模式下的二次驗證,有效防范未授權訪問。

    此外,協(xié)議層具備抗DDoS能力,并可通過“熱點隔離”功能限制設備僅用于投屏,避免內網滲透。整體設計符合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標準,全面保障企業(yè)傳屏過程的安全可控。

    從“設備連接”到“空間互聯(lián)”

    連接技術的終極目標,不是停留在“設備連設備”,而是讓整個會議空間的信息自由流轉,構建更智能的會議協(xié)作場景。作為深耕連接技術多年的核心研發(fā)者,歐陽宇基對未來空間互聯(lián)有著清晰且貼合技術演進邏輯的構想,其核心方向是實現“通信與感知一體化”一-讓連接技術不僅能實現設備間的數據傳輸,還能賦予設備感知空間狀態(tài)的能力,讓會議空間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適配”。

    此外,空間互聯(lián)還將與AI技術深度結合,連接技術為 AI提供“無偏差”的多模態(tài)輸入(如高清畫面、清晰音頻、精準的人員位置數據),AI則基于這些數據實現更智能的會議輔助,比如自動生成結構化紀要、實時標注會議重點,讓“連接+AI”真正賦能會議決策落地。

    不同于泛化的場景構想,歐陽宇基的空間互聯(lián)規(guī)劃始終扎根于技術可行性與用戶需求,正如他所說:“讓參會者能徹底專注于會議本身,這才是技術進化的最終意義!

    從“設備連接”到“空間互聯(lián)”

    從2014年推出第一款硬件投屏器,解決線材雜亂問題;到2018年國內首創(chuàng)Type-C投屏器,實現免應用投屏;再到如今的最快3秒無感連接、空間互聯(lián)構想, MAXHUB連接技術的進化史,本質上是“消除會議干擾”的奮斗史。由郭志強帶領的用戶研究團隊發(fā)現:過去“60%的會議流程節(jié)點存在問題,而連接痛點是其中優(yōu)先級最高的部分。’

    在連接技術的發(fā)展中,無論是產研還是用戶研究團隊始終保持一個共同的原則和目標:“連接設備這件事并不是用戶的目標,用戶是來開會的。連接對用戶應該是透明的、無感的!

    一塊屏的進化

    是顯示、交互、音頻技術的協(xié)同

    而一場高效會議的實現離不開連接技術這個“隱形底座” MAXHUB將繼續(xù)深耕“連接+AI”技術推動會議從“設備互聯(lián)”走向“數智化協(xié)同”

    讓每一次信息流轉都更順暢

    每一次思想碰撞都更高效,真正成就高效組織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