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彩電網絡化生存根本 亟待打破內容瓶頸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更新日期:2009-04-11 作者:佚名

  借鑒“IPOD+ITUNE”模式

  王珍

  在平板電視里直接下載高清大片,并在線觀看——這已經不再是夢想。今年春季新品會上,網絡電視成為中國各大彩電品牌競相推介的賣點。

  下載技術提供商“迅雷”也因此成為各大彩電廠追捧的對象。創(chuàng)維酷開網今年開始與迅雷合作,TCL互聯(lián)網電視內置了與迅雷共同研發(fā)的高速下載引擎,海爾也與迅雷攜手。

  “其他國內彩電大廠也在跟我們洽談合作!毖咐椎氖紫\營官(COO)羅為民昨天在接受CBN記者電話采訪時透露,這些大廠包括了海信、長虹和康佳。

  內容瓶頸

  事實上,受蘋果“IPOD+ITUNE”模式的啟發(fā),彩電巨頭們已經將手伸入內容領域。創(chuàng)維三年前就聯(lián)手朗科成立了酷開網,2008年創(chuàng)維賣了200萬臺LCD(液晶)電視,其中30%是酷開TV,因此創(chuàng)維今年聯(lián)手迅雷、土豆網、PPS等,希望進一步豐富酷開網的內容。

  而長虹最近也宣布將斥資1.5億元來組建“樂教網”;海信與新浪網聯(lián)手,讓用戶可直接在電視上瀏覽網頁信息;海爾也與搜狐網合作;據(jù)說,TCL也在考慮建立內容網站……

  創(chuàng)維彩電事業(yè)本部總裁楊東文向本報記者透露,創(chuàng)維與迅雷的合作包括了技術和內容兩個層面。因為迅雷擁有大量電影,而且其P-P的下載技術速度很快。

  不過,羅為民卻強調:“我們只是一個管道工,既不管蓄水,也不管水龍頭!彼,迅雷與上述彩電廠家的合作主要還是作為技術提供商,“當然,我們可以幫彩電廠介紹提供內容的第三方”。

  目前已在中國P-P下載技術市場占據(jù)70%市場份額的迅雷,為什么不涉足內容呢?羅為民坦言,因為中國的版權環(huán)境還不夠成熟。事實上,迅雷近年就因涉嫌盜版而被多次起訴,盡管最后有24件勝訴,1件一審敗訴、二審和解。

  所以,內容仍然是網絡電視最大的瓶頸,雖然彩電廠已紛紛與“管道工”合作。

  TCL多媒體中國業(yè)務中心副總裁李璐在給本報的書面回復中透露,目前國內頂級的片源制造商,均開始投放豐富的片源,集中發(fā)力市場,包括全球知名的影視制片公司華納從4月份開始投放影片,國內“中唱”也已經提供了多套片源,這些內容都將為TCL布局互聯(lián)網電視提供豐富的節(jié)目來源。

  不過,這也意味著,彩電廠要先為內容“埋單”。然而,隨著國家廣電總局對網絡視頻內容版權監(jiān)管力度的日益加強,網絡視頻內容的成本也在逐步提升。

  新商業(yè)模式待解

  九州夢網的總經理胡大強昨天告訴本報記者,現(xiàn)在網絡視頻收入的市場總額逐步擴大,已是不爭的事實。相比之下,音像制品的市場總額卻在逐步萎縮,因此網絡視頻在影片發(fā)行中所占份額在上升。

  “有些節(jié)目網絡的版權費,已經有可能超過音像的版權費!焙髲娕e例說,好片子的網絡版權費也要上百萬元。

  所以,酷開網至今尚未盈利;而長虹宣稱其對“樂教網”投資的1.5億元,主要用于購買正版內容。畢竟這些大的彩電品牌廠,不可能冒賣盜版的風險。

  一位業(yè)內資深人士指出,彩電廠之所以聯(lián)合互聯(lián)網技術提供商、內容供應商蔚然成風,都是為了希望創(chuàng)造新的商業(yè)模式,共同分享新的“蛋糕”。

  事實上,這個潛在的“蛋糕”是可期的。白領小陳平常習慣用迅雷在網上下載電影,在電腦上觀看。“我當然希望電視機也能這樣,那看起來就更舒服了!毙£愊駽BN記者直言。

  然而,羅為民卻認為:“現(xiàn)在還談不上新的商業(yè)模式。”因為目前還主要是由彩電廠來買內容,未來成熟的商業(yè)模式可能是——網絡電視相關網站上有廣告收入,或者內容商和彩電廠向用戶直接收錢。

  “新商業(yè)模式能否形成關鍵看兩點:一是上量,是否有‘大量’的家庭電視終端可上網看電影;其次是版權,內容商是否愿意在這個新渠道里銷售內容,并且從中分成!绷_為民說。

  其實,按照酷開網的規(guī)劃,遲早也要走向內容發(fā)行商,創(chuàng)維甚至已在電視機界面上預留了廣告位。

  不過,胡大強卻指出,社會有分工,經營視頻網站必須國家審批,因此他更看好合作共贏的模式,“產業(yè)聯(lián)盟是完全可以的”。他說,作為網絡版權代理商、數(shù)字內容發(fā)行商,從長遠看,九州愿意與彩電廠合作,但前期首先要建立互信,“新模式還需要探索”。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