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及佳能3月宣布其共同開發(fā)的次世代顯示器SED,《死磕液晶等離子 暴多圖片展示SED電視》,由于畫質尚未完善及量產能力等難題尚未解決,決定將SED電視的正式上市時間從2006年第一季度延至2007年第四季度。這對目前市況一片火紅的液晶電視(LCD TV)及等離子電視(PDP TV)而言,則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增加了近2年的黃金銷售時間。
SED備受期待
SED電視的畫質極佳,目前等離子的對比度約為3000:1~10000:1,液晶電視為800:1~1500:1,但SED可達到10,000:1~100000:1水平,耗電方面亦明顯低于LCD及PDP。此外,在動作畫面表現上,LCD及PDP都各有先天物理上問題,例如反應時間等,但SED是CRT相同的水平,因此東芝及佳能對此一新興顯示器皆寄予厚望。
SED預計2010年獲利 漫長等待壓力不小
根據東芝及佳能的原先規(guī)劃,SED面板預計將在2005年小量試產,2006~2007年邁入量產,2010年開始獲利,以預估銷售額及出貨量計算,40吋以上SED面板平均銷售價格約為600美元。
為達到2010年年產300萬片40吋以上SED面板目標,2家公司必須投資18億美元興建SED量產生產線,由于此一金額并不低,已可供松下興建年產500萬片PDP面板(以42吋換算)生產線。
對松下而言,PDP TV的需求成長是可以預見的,松下預估2010年PDP TV市場需求近2,500萬臺,因此松下在PDP面板產能上,要在2008年末至2009年先建立1,100萬片的基礎,以協助達成松下在PDP TV市占率40%的目標,目前松下在日本PDP TV市占率約70%,松下、日立等PDP廠皆宣稱PDP面板成本及PDP TV價格未來2年每年平均降20~25%目標。
LCD TV陣營方面,也陸續(xù)增加七代線、7.5代線、八代線,瞄準的市場即是40~55吋客廳中高階TV市場,未來3年中成本及價格亦將維持每年約20%降幅,所以佳能及東芝原先主張的SED面板生產成本,在2010年有機會低于LCD及PDP面板之說法,已面臨相當大的考驗。若是屆時SED面板售價不能再壓低,則更難與競爭技術對抗,但若是降低價格水平,則開始獲利時點可能再延到2012年,其投資者對此將不易接受,所以佳能及東芝目前無法作決斷,理由即在于此。
大好機會!液晶等離子要“落井下石”
SED畫質及省電優(yōu)勢 問號浮現
SED延后上市,除成本競爭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LCD及PDP近2年來技術進步快速,目前來看SED在畫質方面優(yōu)勢,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并不易感受。據東芝表示,在2005年10月展示的SED面板還是不完全產品,其實仍有很多改進空間。
相對地,LCD TV及PDP TV近1~2年畫質改善很多,例如LCD TV面板采用新型背光系統,色彩再現性更高,畫質更為鮮艷逼真,在靜態(tài)對比及動態(tài)對比值等規(guī)格上亦大幅提升;诓煌耆a品與LCD TV及PDP TV畫質差異對非專業(yè)者并不明顯考慮下,為避免壞了招牌,東芝方面認為,待技術及成本課題進一步獲得解決后才上市,方為正確策略,因此佳能、東芝最后決定延后上市,以2007年末及2008年北京奧運做為決戰(zhàn)時點。
不僅是在畫質方面,SED在省電上優(yōu)勢也面臨挑戰(zhàn)。在2004年10月28日SED公司成立時,東芝及佳能展示的36吋SED TV,耗電為133瓦,比37吋LCD TV 199瓦低,更低于PDP TN的370瓦。不過2010年40吋LCD TV的耗電目標已降至100瓦,PDP TV省電性的發(fā)展藍圖,也是朝每年減少15~20%發(fā)展,3年內將降至200瓦以下。所以,2004年10月SED公司創(chuàng)立時表示SED較省電的說法,在未來3~5年間將受到嚴格挑戰(zhàn)。
佳能、東芝信心一樣堅定嗎?
面對極度不可預測的未來,感覺上佳能及東芝在信心上似乎出現不同聲調。佳能御手洗社長及SED公司社長鵜澤俊一均曾對外表示,絕不會放棄SED。其實佳能是家很有主見的卓越廠商,當年在投入數字相機市場時雖然落后幾年,但憑借優(yōu)異鏡片技術,目前穩(wěn)居日本數字相機廠商龍頭寶座,數字相機事業(yè)部獲利率更是其它廠商的5~10倍。因此佳能相信SED上市雖晚,但只要畫質優(yōu)于PDP、LCD,初期成本就算較高,還是有勝算。
倒是主要負責TV銷售的東芝,其TV事業(yè)主管即反對在2006年產品如預定計劃上市,顯然是考慮到若出師不利的后果,寧可等產品完成度達到絕對優(yōu)異水平后,才真正商業(yè)化,選擇的一決勝負戰(zhàn)場是2007年年末商戰(zhàn)及2008年奧運盛會。
量產條件不如競爭者 SED恐成限量精品
以2008年LCD TV挑戰(zhàn)8,000萬臺,PDP TV挑戰(zhàn)1,800萬臺的發(fā)展態(tài)勢,SED TV要等到2007年末才進入量產階段,2010年才建立年出貨250萬~300萬臺產能規(guī)模,明顯必須要走精品路線,無法大量生產將導致SED成本下降幅度步調不如LCD、PDP,另外生產設備及重要零組件以內部自制為主,對于佳能也將是一大考驗。
極有可能的發(fā)展情況是,SED因為重要生產設備及零組件在佳能及東芝內部生產,所以整體生產規(guī)模難以擴大,成本下降幅度無法追上既有產能迅速增加及正進行制程革命的LCD、PDP陣營,雖然將來的「完成品」畫質優(yōu)異,但僅能以相對小量的精品形式銷售,屆時可能會像汽車業(yè)中的高級跑車,突破年銷售量100萬臺將是第一道門坎。東芝投資閃存5,000億日圓并不手軟,但對SED的18億美元投資案,應該會再好好思考。
LCD TV及PDP TV廠要好好卡位
還是會有不少人想買1臺SED TV,也許家中擁有1臺SED TV將是可炫耀之事,但SED TV再好,不過就是1臺TV,畫質不過是跟CRT差不多,在前端的數字電視訊號源差不多的情況下,如何凸顯其價值,將是佳能與東芝需要特別思量的。
一般人客廳買了新TV后,大概會用5~10年才換新,若是LCD TV及PDP TV在2005~2008年累積銷售量達2.5億臺,這些家庭對SED TV的購買,也許要等到2010~2015年,所以SED TV延后上市,其實也是在冒某種程度的風險。相對地,LCD TV或PDP TV廠商應趁此機會,狠狠擴大市場基礎以奠定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