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13:最大黑馬友達讓OLED“白菜化”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3-01-14 作者:蕭蕭

LG量產(chǎn)OLED,三星不敵

    1月8日,在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召開的美國消費電子展上,索尼公司展示了一款56英寸4K分辨率的OLED電視機。這款產(chǎn)品采用的OLED面板來自于臺灣液晶面板大廠友達:這也是友達大尺寸OLED面板首次公開展示。借此,友達也成為了本屆展會最大的黑馬,友達制造的OLED大尺寸面板成為了展前“最不可能被預測到”的展品。

   

    作為顯示界業(yè)內(nèi)公認的液晶顯示技術的未來唯一競爭者,最可能的替代者,OLED顯示面板已經(jīng)取代液晶面板成為2012年全球前4大面板巨頭最大的投資對象。

    其中,LG在OLED產(chǎn)品上的成就最為突出。2013年CES展上,LG不僅展示了55英寸產(chǎn)品,甚至展示了65英寸產(chǎn)品。LG 55 英寸OLED彩電則會在今年3月正式發(fā)布,進入市場,其售價約為12000美元。大約是同尺寸高檔液晶電視產(chǎn)品售價的2-3倍。但是,LG認為,OLED技術產(chǎn)品在色彩、黑位、對比度表現(xiàn)上更為出色,雖然其壽命依然不及液晶產(chǎn)品,但也滿足一般家庭常規(guī)應用頻度下10-20年的使用。

    相比LG此次CES依然將OLED作為展示重點,展會第一日三星的重點產(chǎn)品則是智能電視。雖然三星也展示了OLED產(chǎn)品,但是與去年產(chǎn)品陣容并無太大進步。去年CES展會上,三星也曾經(jīng)展示過OLED電視機,并作出當年上市的陳述——只不過后來這一許諾被“技術原因”等理由所推遲。

    公開的資料表示,三星和LG都在采用將液晶面板8代線升級成OLED生產(chǎn)線的做法,來完成大尺寸OLED面板的供給。但是兩者的技術路線圖卻也有區(qū)別:LG采用白光OLED加濾光層的方式實現(xiàn)彩色,三星則直接用三原色OLED發(fā)光層;LG采用傳統(tǒng)薄膜晶體管電路技術(非晶硅)、或者金屬氧化物技術制備OLED面板,三星則傾向采用低溫多晶硅技術制造OLED面板。在這兩個重大技術差異上,三星面臨的難題都超過LG。尤其是低溫多晶硅“不適合于大尺寸產(chǎn)品的制備”的觀點幾乎是業(yè)內(nèi)共識。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OLED這類重量級的產(chǎn)品本身不需要借助CES這種平臺來吸引關注的目光:就如同蘋果和微軟缺席CES一樣,三星雖然暫時在OLED展品上落后LG,但是這可能只是一種策略:三星可能在等待適當時機一鳴驚人——至少,作為全球最大的彩電企業(yè)、最大的面板企業(yè)、最大的小尺寸OLED供應商,沒有任何理由懷疑三星在OLED大尺寸化方面的能力和信念。

    另據(jù)消息表明,按計劃三星LG在完成8代試驗線建設后,2013年都將進入8代OLED量產(chǎn)線的建設周期。

   

友達牽手索尼,力頂OLED

    全球最看好OLED電視技術快速成熟的發(fā)言不是來自于三星和LG,而是來自于友達:2012年4月,友達高管就曾經(jīng)表示,“OLED最快兩年內(nèi)就可以與液晶的成本持平”。

    友達何以有如此信心呢?尤其是在友達中小尺寸OLED量產(chǎn)能力尚沒有形成的時候,友達的信心是否是在向市場放“煙霧彈”呢!至少CES展上索尼展出的56寸4K oled電視說明,友達已經(jīng)突破了大尺寸OLED所需要的所有關鍵技術。

    2012年索尼在與友達就液晶面板采購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緊密了二者的聯(lián)盟關系,宣布攜手開發(fā)OLED電視。此次,CES展出的索尼OLED電視的制程大致是,由友達作背板和OLED材料蒸鍍,再交由索尼完成模組封裝和彩電組裝。其面板最可能來自于友達4.5代OLED生產(chǎn)線,薄膜晶體管可能采用“Oxide金屬氧化物”技術(不過友達也掌握低溫多晶硅技術)。

    索尼一直是彩電產(chǎn)業(yè)界OLED技術最主要的支持者。索尼早在2007年就發(fā)表全球首臺11寸OLED TV,其后在2011年又接連推出17寸、25寸的OLED顯示器。不過受制于索尼的量產(chǎn)能力和當時的多種技術條件限制,索尼的產(chǎn)品并沒有在市場上成功。尤其是高昂的價格,嚇退了幾乎所有的消費者。

    2011年,LG和三星開始加大在大尺寸OLED技術上的投入,著手8代線的改建工作。而在此前,三星借助于量產(chǎn)的OLED小尺寸屏幕,在手機等產(chǎn)品上形成了全球獨樹一幟的“技術競爭優(yōu)勢”,三星小尺寸OLED面板在市場上大獲成功!

    LG和三星的表現(xiàn),使得全球面板產(chǎn)業(yè)第三位、四位和六位的友達、奇美、京東方開始發(fā)力OLED面板,在2012年分別開工了4.5代和5.5代生產(chǎn)線建設,并在已有高世道液晶面板線上先期引入“Oxide金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技術。其中,由于友達和最早力推OLED電視的索尼結成同盟關系,以及索尼品牌在彩電市場和三星的競爭性,導致這組聯(lián)盟的動作最迅速。此外,2012年與索尼結盟的同時,友達還和日本出光結盟,進一步補充在OLED材料領域的短板。

    除了在CES展上正式亮相的索尼OLED電視外,友達部分6代、8.5代線的部分產(chǎn)能改變?yōu)榻饘傺趸锛夹g:短期內(nèi)可以供應4K甚至更高級別的液晶電視面板,長期內(nèi)只要采用新的蒸鍍或者印刷技術,可以再幾個月內(nèi)迅速的轉變?yōu)镺LED面板生產(chǎn)線。

   

2013年,OLED或開始白菜化

    2012年在OLED產(chǎn)品線的投入上,三星和LG的小尺寸線是有“成功市場化”先例的,毫無懸念。LG 和三星8代線的推進雖然不如人意,但是沒能拖住LG大尺寸電視上市的步伐。日本企業(yè)方面,由于面臨金融危機和巨額虧損的影響,索尼選擇與臺系友達結盟、夏普暫時未提OLED、只是權利完成了液晶面板線金屬氧化物技術的升級、松下則表示建設6代試驗線的愿望、新成立的日本顯示更多的是口頭上表示對OLED項目的興趣。

    臺灣地區(qū),友達和奇美則在全力推動小尺寸(4.5代)線OLED的建設:有韓國企業(yè)成功先例,和自身資金緊張背景下的日本企業(yè)的支持,技術風險不大;同時臺系企業(yè)也在推動大尺寸線上金屬氧化物和低溫多晶硅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這有利于以后OLED產(chǎn)品的普及。

    國內(nèi)大陸地區(qū),大型面板企業(yè)京東方則開工了鄂爾多斯5.5代OLED線,并在成都和北京的其它液晶線上實驗相應的技術,其新開工的合肥8.5代線也采用金屬氧化物技術,為進一步的技術演近做好了準備。華星光電也據(jù)傳在深圳8.5代線旁建設4.5代OLED實驗項目。此外,大陸地區(qū)還有多條家小型面板企業(yè),擁有多條小尺寸OLED面板線的規(guī)劃,部分項目已經(jīng)開工。

    按照2012年OLED項目的推進計劃,2013年開始,小尺寸OLED供給方面將全面開花,三星一家獨大的局面將顯著改觀。而在大尺寸方面則依然擁有懸念:三星技術演進是否順利、LG能夠成功擴大產(chǎn)品規(guī)!@兩家的成功程度也間接影響其它行業(yè)同仁的“熱情”和時間表。

    但是,另一個角度來看,金屬鹽化物技術,作為OLED的前導技術和4K液晶的最佳搭檔,已經(jīng)普及化。因此接下來大尺寸OLED項目的技術難題僅停留在“蒸鍍”工藝上。

    三星小尺寸OLED線,采用了一種特殊的蒸鍍工藝演進方式:例如5代線,先采用四分之一蒸鍍方式——不影響小尺寸切割,但是不能做整體大尺寸切割;然后在逐步導入整體蒸鍍設備,進行升級。而5代或者5.5代線的整體蒸鍍設備恰能滿足8代或者8.5代線的四分之一蒸鍍:雖然也不能切割100寸的大屏幕,但是60英寸的常規(guī)屏幕則完全夠用。

    OLED材料在背板上的分布采用蒸鍍技術的關鍵難點在于:尺寸面積越大,均勻性越難以控制,次品率越高。但是,業(yè)界也在演進另一種工藝:印刷。理論上,印刷型OLED涂覆工藝如若成熟,OLED面板成本、成品率、大尺寸化的關鍵難題就會被全面突破。

    2012年,三星新的代號為A3的5.5代線的關鍵新設備就是一次性蒸鍍設備:該設備也是8代線的四分之一蒸鍍工藝的關鍵設備。三星原計劃2013年第一季度A3線量產(chǎn)。如果也切順利,這或許將成為大尺寸OLED電視普及和白菜花的真正開端!獙嶋H上,這條生產(chǎn)線自身就可以經(jīng)濟切割55-60寸的一塊大尺寸OLED屏幕,甚至4塊30寸的屏幕。

    此外,本屆CES展會上一直執(zhí)迷于等離子電視機的松下也加入到了OLED產(chǎn)品陣營。松下展示了56英寸4K分辨率OLED電視。最為重要的信息是,該款產(chǎn)品可能是由3D打印技術制造的。對比于蒸鍍技術在大尺寸上成本的增加,以及不均勻性問題導致的成品率難題,印刷技術可以在成本、大尺寸化、制造效率三個方面占據(jù)有。如果松下及其合作伙伴成功解決OLED材料涂覆的打印工藝問題,那么OLED電視面臨的成本、大型化和成品率三大難題就離迎刃而解不遠了。另據(jù)資料表明,日本國內(nèi)在OLED材料涂覆打印技術研發(fā),甚至整個3D打印技術開發(fā)上都暫居世界領先水平。

    因此,不僅是在CES展會上,甚至是在整個2013年,OLED彩電市場都將從2012年主要聞其聲不見其形,轉變成新產(chǎn)品逐步開始真正的推向市場。也許,友達的2年時間OLED成本與液晶相似有些激進,但是LG的到2018年OLED比較液晶有成本優(yōu)勢卻已經(jīng)顯得毫無懸念。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