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公司接連發(fā)布近20款數字標牌產品,并預測到2015年,將有2200萬臺顯示屏出現(xiàn)。對此,國內有不少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開始躍躍欲試,它們能在智能數字標牌搶到一杯羹否?
據南都記者了解,這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作為技術提供商,通過與商家或廣告公司合作,將數字標牌與傳統(tǒng)購物終端結合,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購物體驗,并且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作為在該領域試水的新節(jié)奏智能科技公司,其總經理陳勇杰對南都記者表示,數字標牌現(xiàn)在是一個預熱的階段,軟件、硬件都比較少,市場培育需要健康的供應鏈支撐。
預熱的奶酪
南都:作為在一線跟消費者打交道的企業(yè)和公司,您認為智能化數字標牌的市場是否成熟了?
劉戈(火之鳥廣告公司總經理):就國內普及程度上而言,智能化數字標牌還屬于新興事物。其實,互動性、智能化的廣告在國外也不多見,還是一個萌芽狀態(tài)。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市場培育。包括3D打印、G oogle眼鏡等等體感技術都在起到一個互相推動的作用。目前而言,它還是一個邊緣產品,還沒進入主流。從目前來看,更多的是為了吸引眼球和人氣,與消費者產生一定的互動。
周勝(盛大漢邦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目前我們并沒有寄希望于這項技術能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營銷的手段,給消費者一個比較良好的購物感受和用戶體驗。但可以預測,數字標牌等技術最終是可以落到每個人的生活和家庭當中的,而不是像現(xiàn)在一樣只是一個噱頭,如果只是噱頭那肯定會曇花一現(xiàn)。
南都:在這樣的市場下,目前這個技術商用是一個什么情況?
陳勇杰(新節(jié)奏智能科技總經理):目前市場還是在預熱的階段。但可以看到,目前越來越多的客戶愿意去接受并嘗試,這就說明這一市場已經在發(fā)展了。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市場的培育,比如包括微軟、英特爾等公司對體感技術的一個市場推廣,都在潛移默化地推動著這一市場。我們作為技術供應商,也有更多的傳統(tǒng)行業(yè)愿意跟我們溝通和合作,比如U R服飾、奧康鞋業(yè)等。
從技術方面來看,隨著技術的成熟會升級,效果會越來越好,但是需要很多技術的整合,所以現(xiàn)在市場上很少人會去愿意做。當然,這個進步空間也是比較大的,比如試衣效果等多方面。
劉戈:從來沒有看過的人可能覺得比較新鮮。但從目前制作的水平來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衣服或者包包,這樣一個簡單的試用還不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還只是停留在一個體驗階段呢,還不是特別好的現(xiàn)象。效果不好就不會引進更多的資金。
不過我們相信未來越來越好,很多人關注這一塊,就會慢慢形成一個趨同?倳霈F(xiàn)一家或者幾家引領市場的人。
營銷中的雙刃劍
南都:作為切入該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如何開展技術商用?
陳勇杰:我們技術商用主要有兩種合作形式:一是以產品銷售的形式將硬件售賣給客戶;第二種是對于和我們密切合作的客戶,將數字標牌與傳統(tǒng)購物終端結合,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購物體驗,并且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而我們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提供了一種體驗和一個渠道。比如,跟奧康等鞋業(yè)公司合作,結合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不僅是體驗營銷和渠道模式的創(chuàng)新,更是有效降低庫存、控制成本、轉變傳統(tǒng)大批量生產方式的突破點。
此外,與廣告公司的合作,大多是做一些營銷活動。將體感技術融入到營銷活動中去,達到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新穎的營銷方案。大多是以項目制合作為主。
南都:如你所言,精準的數據監(jiān)測和數據分析從營銷上改變了什么?能帶來什么?
劉戈:目前來看,已經比傳統(tǒng)的廣告牌好很多了,關鍵在于能夠抓住消費者的興趣點。比如在消費者身上看到美食、服裝等興趣點,從而進行互動。這種互動會加深對品牌的認知,更進一步會促進銷售,為更多O 2O等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陳勇杰:雖然營銷變得更加精準,理論上是更受歡迎,但也是障礙之一。比如現(xiàn)在做媒體運營,都稱自己的人流量幾百萬等,這樣賺的廣告費也多。整個市場上都在拿這一數字說話。雖然我們能夠提供更加精準的數字,但這個并不受歡迎。因為過于精確,就沒有辦法來通過人流量數字噱頭來做營銷,但未來還是趨勢。
應用少培育難
南都:目前體感技術開發(fā)門檻還是比較高,如何解決體感廣告內容制作的問題,畢竟廣告公司不能輕松制作將是體感操控數字標牌市場最大的障礙。
劉戈:縱觀整個產業(yè)鏈,目前數字標牌的技術平臺是具備的,尤其是體感游戲的發(fā)展,在技術方面,實現(xiàn)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同時也可以看到,很少有團隊將這一技術嫁接到商業(yè)領域。
從廣告公司的角度分析,究其原因,第一,是因為客戶少、甲方少,這些人的需求還沒有激活,所以不會投入精力和資金去做這一領域,當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就不能形成一個健康的供應鏈。第二,從目前來看,廣告公司或者制作公司從事這一領域的團隊,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薄弱的,造成技術上的不夠成熟,包括美術效果、技術層次、方便使用度等方面都不夠完善,體驗感不高注定客戶的需求可能就沒那么高。所以也就很少會投入太多來從事這方面的事情,一般都是與技術供應商采用合作的方式。
南都:從應用方面看,該技術看起來有點“流于表面化”,您怎么看?
陳勇杰:消費者對于數字標牌等體感技術還比較新,不熟悉去操作。另外,就是應用還是比較少,軟件、硬件都比較少,造成了市場培育上的難度。相信未來,技術越來越成熟,用戶也越來越感興趣,就好像之前的廣告牌到觸摸屏等這樣的發(fā)展過程。
其實,消費者操控習慣的問題很容易解決,就像幾年前按鍵式手機轉換成觸屏手機一樣,消費者很快就適應過來了。所有廣告公司、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甚至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項目需求自行開發(fā)應用。
周勝:目前行業(yè)還停留在技術階段,因為在應用方面還是比較少。比如我們計劃在一個3000平米的體量上做一個兒童職業(yè)體驗館,這其中就要引用數字標牌以及體感技術、虛擬技術,類似這樣的市場我認為是非常大的。但從目前來看,雖然有人做,但是不成規(guī)模。產品拿得出手的還是鳳毛麟角。
南都:瞄準這方面的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比較多,您認為最大的優(yōu)勢在哪里?或者說您預測未來什么樣的公司將會異軍突起。
俞文輝: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技術,目前來看,數字標牌最有可能實現(xiàn)的功能是作為一種營銷的輔助手段。但從創(chuàng)業(yè)者的角度來看,不僅要關注這個技術本身,還要關注與傳統(tǒng)行業(yè)的匹配度以及商業(yè)模式的設計。這一技術的門檻其實并不高,最關鍵就在于對用戶商業(yè)價值的轉換,商業(yè)鏈條是否能夠打通。
未來更有潛力的是一些新興的媒體,而非某項技術。目前來看,選擇一些場景(如分眾傳媒)等,再加上一些O 2O的創(chuàng)新,配合一些有互聯(lián)網基因的人去做這樣的事情,可能會有成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