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放大器的重要技術規(guī)格詳細介紹

阻尼系數(DampingFactor)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08-06-06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阻尼系數(DampingFactor)

    阻尼系數的揚聲器阻抗和放大器輸出阻譏之間的比例。顧名思義,阻系數是表示對某一個過程中進行變化的物理量加以抑制的程度。以揚聲器來說,要抑制的是揚聲器振膜在沒有電訊號輸入的情況下所作的慣性振動,簡單地說這是一個制動動作。揚聲器的振膜是不能用機械阻尼方式來制動的,所能使用的只是電磁方式的阻尼。而這種方式要求系統(tǒng)必須盡量處於發(fā)電機狀態(tài)。

    前面的討論曾提及揚聲器會很容易進入發(fā)電機狀態(tài),當輸入電讀號消失后的一瞬間,揚聲器振膜在慣性作用不還在振動。這種振動會在音圈中產生出一個感應電壓,這時如果放大器輸出阻譏低的話,就相當於在揚聲器端子上并接一個很小的電阻,音圈上的感應電壓就會驅使一個較大數值的電流流經放大器的內阻郵局就是說揚聲器此刻變成電源,而放大器的功率輸出級線路卻變成負載。根據電磁感應定律,這個電流是音圈在永久磁鐵的磁場中振動所產生的,所以這個音圈電流就必定會產生一個和振動方向相反的力去抵消振動。放大器的內阻越小,電流就越大,抵消慣性振動的作用也就越強。由於這個電流的能量是會在電阻上變成熱量消耗掉,所以這種制動方式在電機控制技術中稱為“能耗制動”(DynamicBracking)。揚聲器在重播低頻時的振幅最大,所造成的慣性振動也最嚴重,不加以抑制的話會使低頻控制力變差,缺乏力度、彈性和層次感,但過份抑制則會使聲音變乾。

    膽機因為有輸出火車的線圈電阻存在,阻尼系數大極有限,相反地,晶體管機采用多管并聯(lián)系等方法可輕易將阻尼系數提升至一百幾十,甚至達到數百。不過可異一個阻巴系數的要求,這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揚聲器和放大器之間會有各種不同音色的配搭。

    對采用了大一半路負回輸的放大器來說,阻尼系數并不是唯一會對揚聲器進行剎車的工具,因為揚聲器的慣性振動電流流經放大器的輸出內阻時,將會產生某個數值的電壓,負回輸線路即時將之反饋至輸入端,令放大線路以為出現(xiàn)了一個不該出現(xiàn)的失真電壓,馬上產生一個反相的訊號加以抵制。這可是一種最強力的馬達電制動方式,稱為“反接制動”(Plugging)。不過也是一種最少使用的方式,因為令一臺馬達突然反轉會產生巨大的機械沖擊力而損壞機器,但揚聲器本來就是設計成不斷前后運動的裝置,所以這種方法理論上完全沒有問題,然而實際上卻常常出問題,麻煩又是來自負回輸。

   揚聲器不是麥克風,由振膜振動產生的電壓,不會像麥克風尋樣準確,所以放大器生的抵消電壓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和振動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結果是使抑制過程出現(xiàn)不穩(wěn)定,低頻不是圓滑而迅速地減少,這個過程其實和界面互調失真的過程非常相似。某些原子粒放大器的低頻控制力還不如膽機,原因也就在於此。

    衡量放大器性能還有一些其他的規(guī)格,這篇文章所提及的只是些較多發(fā)燒友關注,加上經常出現(xiàn)爭議的規(guī)格。筆者決不是什么專家,只是因為工作時往往需要同時兼顧電機和電子甚至機械方面的技術原理,頭痛之馀發(fā)覺在發(fā)燒領域中有許多的技術或問題,現(xiàn)象等等,其實都是一些在其他工程技術領域早已被人了解和認識的東西,其本身并不深奧和神秘,只是不同行業(yè)解釋方法不同而令人摸不著頭腦,這篇文章當試用一些具體的比喻解釋和區(qū)別一些常令人混肴的規(guī)格。希望一些非工程人仕的發(fā)燒友能有更清晰的概念。

    放大器技術發(fā)展到今天相信已很難在線路設計和材料運用方面作出特別技術突破。高質素的器材只能是靠仔細認真的態(tài)度,對過往常被人忽視的,大量的瑣碎技術規(guī)格一點一滴地去改善,每前進一上都很不容易,成本和成果越來越不成比例。所謂平,靚,正只是相對而言,技術是用錢砌出來的,有許多所謂高科技軍事技術,運用的只是那些各國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為了提高自己的學術地位,在公開渠道上發(fā)表的理論研究成果,根本無密可保,難只是難在預研,設計,試驗,生產和保證質方面的工藝技術,像Hi-Dnd器材一樣,所投入的成本往往是天文數字,得回來的有可能只是一項單靠改造老機器便能使用的工藝,但如果不愿付出的話,能有收獲嗎?

 標簽: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